交警处罚交通违法车辆。
“高德地图”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最堵城市排行榜,哈尔滨从全国首堵降至第八位。按照高德地图的统计流量数据,今年1至4月,哈市平均拥堵指数为1.465,同比降低了4.56%。与大部分市民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主要道路越来越畅通,西大直街、东大直街、友谊路、新阳路、和平路、康安路、文昌街、先锋路、中山路平均拥同比分别降低19.6%、12.2、4.9%、4.1%、3.88%、15.93%、10.84%、1.9%、2%。
从全国首堵降至全国第八,冰城司机感受最明显:近来哈尔滨堵车少了,道路变通畅了,车辆遵守秩序、礼让行人,随意加塞和并线的情况越来越少,行人过马路都在路口有序地等绿灯,“我们对这样的大整治举双手欢迎。”
司机口中的“大整治”,指的是哈尔滨市今年开展的交通大整治行动。今年以来,市委、市政府紧密结合城市发展实际,统一部署开展了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,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在其中承担了执法主体和主力军的关键角色。大整治工作开展以来,哈尔滨市的交通拥堵得到明显改善。
交通治理,是每个大型城市永恒的主题和难题。在此次交通大整治中,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准确把握内在规律,以极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整治,创新工作方法进行精细化管理,运用前沿科技实现精准执法,强化哈尔滨交通的规则意识和法治风气,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。
A精准发力,对症下药
——准确把握规律找准症结,对交通违法行为全覆盖零容忍
180余万辆机动车、260余万名注册机动车驾驶员……集中在5.31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。地铁路网施工全市共封闭40余条路段,对哈尔滨这座省会城市而言,交通问题始终是一道棘手难题,更是每一名市民的切肤之痛。
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规律,没有正确的理念、科学的谋划、精准的发力,哈尔滨交通大整治就难言成功。
哈尔滨交警为此进行了反复深入的实地调研,在基层一线摸实情、找问题、研对策,找准症结所在,精确对症下药,为交通大整治行动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大量数据分析结果显示,交通违法行为易发多发,是导致哈尔滨市道路交通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。“我们认识到,城市道路交通拥堵,表面上看是由于交通秩序混乱导致的,但根本原因是交通违法行为的大量存在。”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长常铁森表示。
为此,交通大整治实现了从“维护秩序”到“整治违法”的理念之变,紧紧围绕“整治交通违法行为”这个关键核心进行部署推进,目标直指乱停车、乱变道、乱鸣笛等一系列交通违法行为。
——高密度大范围严查各类严重交通违法。集中优势警力在酒店等娱乐场所密集区域及违法突出点段,严查酒驾毒驾行为;在城区商圈、主干路侧重严查闯红灯、争道抢行、逆行等易致堵违法行为;在城乡接合部、出城卡口及夜间时段,侧重严处“三超”、涉牌涉证等高危害违法行为。
——严管主干路示范街。将我市的严管示范街路由年初的87条增加到100条,组织全体交警死看死守,实现交叉互补、无缝对接的管理机制。
——净空支路连接线。组织精锐警力,对铁路街、铁顺街、丽江路、阿什河街等10条重要街路,实行全天候24小时警车巡逻管控和现场处罚,取消双侧停车,施划黄边石,对违停车辆一律实行罚款和扣分处罚。
哈尔滨市民发现,自交通大整治推进以来,乱鸣笛、乱变道、不系安全带、开车打电话这些原来见怪不怪、取证困难的“小违法”行为,得到了力度空前的查处。
今年“五一”小长假期间,在道里区上海街上,一名驾驶红色宝马车的女司机抱着一条宠物狗,一边抽烟一边开车,被交警拦停时,她随手将烟头向窗外一丢。令她没想到的是,交警不但要对她开车抽烟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,还坚持让她捡回了丢弃的烟头。当她表示要打个电话再下车接受处罚时,执法交警告诉她,打给谁都没有用。
“我们既要管闯红灯、实线变道这样的‘大违法’,也要管住乱鸣喇叭、占网格线这样的‘小违法’。”松北交警大队大队长邵本贵说,只有防微杜渐、一视同仁,才能改变少数人“法不责众”的错误认识,才能把法律的尊严立在每个人的心里。据统计,依托网格化勤务和电子警察视频监控,4月18日至今,全市共查处乱鸣笛4113件、驾车玩手机343件、开车不礼让行人238件、行人不遵守交通信号218件。
常铁森说,正是这种“见违必纠、纠违必处、处罚必严”的决心,使哈尔滨交通大整治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真正做到了“全覆盖、零容忍”。把那些最难管的“小违法”行为都管住了,就会真正起到震慑作用,遏制严重交通违法行为。
B创新方法,以巧制胜
——转变模式打通警种界限,整合各界力量共建共治
面对城市交通整治的复杂性和困难性,哈尔滨交警不断通过方法创新提升整治工作效率,精准发力、以巧制胜,实现“四两拨千斤”“1+1>2”的工作效果。
如今哈尔滨街面上的警力更多了,工作模式也发生了变化:路面交通秩序更多由法律法规规范、靠标志标线保障;而交警们则聚焦现场执法,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查处整治交通违法行为上来。交警们在各个路口流动执勤,对闯红灯、逆向行驶、变道加塞、占用公交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。
此次交通大整治在资源整合、协调配合机制上也有创新之举。记者了解到,此次交通大整治并非一个警种、一个部门的“单打独斗”,而是在警营内部打通各警种界限、警营外部各家社会单位广泛参与的一次“共建共治”。
在公安机关内部,从市公安局机关抽调100名警力、各县公安局抽调66名警力,助战打击违法停车,联动巡警支队将管停车纳入日常工作,同时还协调属地公安分局严管派出所门前50米范围。既充分发挥交警主力军作用,又统筹用好其他警种资源、社会资源参与配合交通执法管理。
全市多家单位也参与了交通大整治行动,分别担负起各自的职责,因地制宜,疏堵结合,有效地缓解停车难。哈尔滨市委等50余家党政机关单位提供3000余个车位,根据实际情况错时开放;宜家宜居商场、巴黎第五区、百年俪景、金中环等地下停车场开放闲置泊位534个。
以曾经的拥堵“重灾区”群力新区金中环商业街为例,在交警部门协调下,地下停车场开放了闲置车位,工作日泊位使用率已由原来的30%提高至60%,节假日可达90%。再辅以周边道路整治,如今金中环商业街周边道路交通状况已得到极大改善,市民也感受到了交通大整治释放的“以人为本”的善意。
在哈尔滨交警部门的引导下,越来越多的市民陆续参与到交通大整治中来。
如今,市民只要在路上看到交通违法行为,用手机或行车记录仪一拍,即可上传图片和视频进行举报,群众参与热情高涨。记者了解到,从5月1日正式启动“随手拍”交通违法举报平台至今,注册用户突破2.8万人,接到举报7982件,3563件被审核采用。
交通大整治过程中,宣传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,真正做到“家喻户晓、人人皆知”。加强新业态行业宣传。组织快递、外卖送餐企业召开座谈会,签订遵守交通法规承诺书,对有多次交通违法的员工,通报企业严厉处分;与“滴滴出行”开展“警企合作,共创安全出行”主题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,300多名驾驶人现场受教。
在报刊、广播、电视、网站、微博、微信等媒体平台上,采用现场直击、分析解释、访谈对话等形式,持续聚焦大整治,全方位、多层次开展新闻报道;省内主流媒体刊发相关报道1843篇,同比增长20倍,网民点击阅读量百万次。
C依靠科技,攻坚克难
前沿技术助力整治,构建全覆盖非现场执法网络
在通往公路大桥的车流中,一辆白色宝来轿车被交警拦截,驾驶人因逾期未检车被处以罚款200元、驾驶证记3分的处罚,并督促其立即上线检车。
这是哈尔滨交警开发的“隐形违法车辆现场查处辅助系统”的真实应用。针对未检车、套牌车、黄标车等“隐形”违法车辆没有外在违法特征,在查缉布控时往往很难予以精准打击的情况,哈尔滨交警全面启动智能化管理系统,依托全新科技手段,通过全城电子眼抓拍、识别,以及同步的调度、拦截,仅用两分钟就能查获路面违法车辆。
连“隐形违法”都可以用电子技术进行抓拍,哈尔滨交警在运用科技治理交通方面使出了“洪荒之力”。
——采用多种技术手段,构建全覆盖非现场执法网络。大整治开展以来,全市已有137条重点街路被纳入电子眼管控覆盖范围。各路口电子眼均具备高清、远程摄录功能,除抓拍闯红灯、违法变道外,还可以抓拍逆向行驶、违法占道、违反禁令标志等违法行为,在抓拍车牌号的同时,还可以抓拍驾驶人的人脸图像及车辆外观轮廓;可对半径400米内的路口周边路段违停车车牌号进行准确识别,并引导现场执勤警力对这辆车做进一步处置。
——深挖大数据运用,实现精细化执法管理。依托省、市公安大数据实战应用平台,以及海量交通事故、道路拥堵、违法停车等数据,主动排查推送交通违法行为突出的路口、时段、区域,引导街面执法警力动态精准投放;通过技术创新,开发针对驾驶证记满12分未学习、驾驶证逾期未换证、驾驶证逾期未审验等“失格驾驶人违法行车分析系统”。全市近3万驾驶人进入“黑榜”,发生事故追责上限处罚。
面对大型城市交通治理难题,传统的“人海战术”显得捉襟见肘。正是这些前沿科技手段的精准运用,解决了警力有限的瓶颈,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点,确保了此次交通大整治能够全天候、全覆盖,严在日常、严得长久。
大整治行动开展半年以来,哈尔滨交通各项数据指标、出行体验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改善,规则意识和法治精神悄然根植于市民心中,大都会的“秩序之美”初步显现。常铁森表示,在未来的征程中,哈尔滨交警将继续胸怀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坚定恒心,打好这一持久战役,努力实现“警不在现场、法自在人心”的理想境界。